博彩网站推荐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博彩网站推荐 -> 学院新闻 -> 正文

余厚咏特聘教授团队在国产顶级期刊Nano Research连续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日期:2021-10-21  来源:   点击量:

近期,博彩网站推荐 余厚咏特聘教授课题组在国产顶级期刊Nano Research连续发表两篇研究论文。其中《Flexible, anti-damage, and non-contact sensing electronic skin implanted with MWCNT to block public pathogens contact infection》工作是通过与四川大学张新星教授等学者在材料、纺织、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余厚咏特聘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王端超为第一作者;在《Versatile sensing devices for self-driven designated therapy based on robust breathable composite films》中,余厚咏特聘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欧阳兆锋为第一作者,上述成果进入“挑战杯国赛”决赛中。

2019年1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几乎席卷了全球各个国家,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场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疫情,牵动着数十亿人的心,给疫情防控和城市治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挑战。钟南山院士及相关专家认为,疫情可防可控,防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隔离。新冠病毒疫情的两大症状是发热和咳嗽,因此,如何实时监测体温和咳嗽,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预警提醒就医,最大程度地降低传染率和死亡率,便成了迫在眉睫的技术难题。

基于此,研究团队率先提出一种全新的植入策略来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醇(MWCNT/PVA,MCP)互穿界面,以实现柔性、抗损伤和非接触式传感电子皮肤(E-skin)。MCP E-skin具有优异的非接触式传感功能,可以通过空间弱场对距离0-20 mm的手指做出响应,这种非接触式传感功能可应用于公共设施中的人机交互以阻断病原体的传播。另外MCP E-skin具有极好的抗损伤性,可抵抗测试的水果刀划损、化学腐蚀等损伤,稳定性高。更令人惊讶的是,MCP E-skin可用于实时监测呼吸和咳嗽,用于运动检测和疾病诊断,在当前新冠病毒传染病大流行时期具有巨大的应急应用潜力。

随后,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全新策略将纤维素纳米晶/铁离子/聚乙烯醇(CNC/Fe3+/PVA)复合材料附于机织布上,可成功制备多种信号捕获和自驱动抗感染治疗的柔性织物基传感器。得益于体系中弱氢键和金属螯合等作用的影响,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导率和透气性,更可作为多功能传感器,实时监测人体体温、湿度、pH、NH3等信号。更重要的是,这种复合膜在高温刺激下,可主动释放Fe3+来消除细菌,具有自驱动抗感染治疗的功能。因此,复合膜在当前新冠疫情背景下体温实时监测预警和自驱动抗感染治疗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论文链接://doi.org/10.1007/s12274-021-3831-z

//doi.org/10.1007/s12274-021-3591-9

《Nano Research》是一本国际化、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术期刊,2007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创办,目前中科院分区为SCI一区top期刊,2020年影响因子为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