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受人体皮肤皮脂层-毛发-表皮层结构的启发,通过3D结构设计成功构筑了单电极摩擦纳米发电机PCR-TENG。PCR-TENG由甘油增 塑的丝素蛋白(RG)薄膜作为摩擦层材料,导电复合棉(PC)纱线与PVA薄膜作为外电路电极材料组成。其中双向生长的、具有仿弹簧结构的PC弹性纱线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而用甘油增塑的RG薄膜作为摩擦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负性和柔韧性。
与双电极TENG相比,单电极TENG因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穿戴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运动传感、人机交互和电子皮肤等领域。尽管使用1D纳米线、纳米管、纳米纤维和2D静电纺纳米片可以显著改善TENG的摩擦电特性。然而,在1/2D平铺微/纳米纤维膜结构中电荷易扩散,3D编织物需要使用长丝进行编织,对材料的要求较高。因此,制定简单、高效、高度稳定的结构调控策略对于构筑高性能自供电传感器至关重要。
图1. 双电极TENG、平铺纤维膜基TENG和3D织物基TENG、PCR-TENG的原理图与性能对比雷达图。
受人体皮肤多层结构启发,采用3D分层结构设计方法,在类似皮肤毛发的PC/PVA结构上附着一层RG薄膜,从而构建了PCR-TENG,实现了压力传感和自供电。其中,PC/PVA结构由导电PC纱线层和作为柔性基底的PVA薄膜组成。吡咯(Py)在精梳棉纱上原位聚合形成PC导电纱线。通过浇铸甘油增塑RSF溶液、PVA溶液分别获得柔性RG薄膜与PVA薄膜。随后,将PC/PVA结构中PC纱线的另一端插入界面未完全干燥的RG膜中。最后,PC纱线呈现出类似纤毛的生长模式,在RG薄膜与PVA薄膜中双向生长。
图2. PCR-TENG的结构示意图及制备过程。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来确定加入吡咯前后棉纱线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C纱线的光谱中发现了导电PPy粒子的特征峰,包括1559 cm-1处的吡咯环振动和1027 cm-1 处的C-H面内振动。这些光谱变化表明,PPy主要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与棉纱线的大分子链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稳定的导电复合纱线。此外,PC纱线最大热降解温度(Tmax)从365.2 ℃降至225.4 ℃。这是因为PPy导电纳米粒子首先在高温下降解,然后形成阻燃层,从而抑制棉纱内部进一步分解。此外,PC纱线的机械性能相比于纯棉纱线也略有改善。
图3. PC导电纱线的结构和性能。
FTIR用于进一步研究RG膜的形成和分子结构特性。与RSF膜相比,RG膜在3000-3800 cm-1处的峰值变宽,表明甘油的加入增强了薄膜的保水性和氢键作用。此外,由于甘油的增塑作用,RG膜的热稳定性和强度与RSF膜相比略有下降,但韧性显著提高。从甘油分子在RG薄膜中的作用机理来看,甘油分子可与丝素大分子间形成氢键,破坏了丝素大分子链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了丝素大分子链的可移动性,进一步诱导薄膜中有序结构域的形成。
图4. 甘油增塑后的RG薄膜的性能。
RG膜具有很强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是PCR-TENG理想的摩擦负极材料,人体皮肤通常被用作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的摩擦正极材料。初始状态下,人体皮肤与RG膜未接触时不存在电位差。当皮肤在人体压力作用下与RG薄膜充分接触时,由于RG膜高的电子亲和性,电子很容易从皮肤表面转移到RG薄膜表面,从而在皮肤上产生正电荷,在RG膜上产生相等的负电荷。释放压力时,由于静电感应,自由电子通过外部负载从PC纱线电极流向大地,PC纱线电极产生正电荷,输出电信号。然后,当皮肤与RG膜完全分离时,RG薄膜表面的负电荷与PC电极产生的正电荷完全平衡,达到静电平衡,无电信号输出。当皮肤再次接近RG膜时,之前的静电平衡被打破,PC纱线电极中的正电荷被从大地流入的自由电子中和,输出相反的电信号。当皮肤再次完全接触RG膜时,电荷平衡状态恢复。在外部持续压力作用下,皮肤和RG膜之间的接触-分离过程将不断循环,输出稳定连续的交流电压和直流电流信号。
图5. 单电极PCR-TENG接触-分离状态及电荷转移示意图。
为探究PCR-TENG作为自供电压力传感器的能力,通过调控纤毛(PC纱线)的形态(密度和长度)来研究不同形态在压力刺激下的输出性能。实验发现,输出开路电压随着纤毛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纤毛的长度对输出信号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在压力作用下,长纤毛的恢复能力较差,弹性摩擦层无法完全恢复。因此,装置的信号恢复能力随着按压次数的增加而减弱,导致响应信号强度的降低。由于纤毛长度和刚度之间的反比关系,与长纤毛相反,短纤毛难以发生形变。因此,当短纤毛被按压时纤毛发生形变的程度最小,但过短会使输出电压低。通过测试,1×2 cm2 PCR-TENG优选样(长度为5mm,密度为0.15 g/2cm2)的输出电压在频率为2.5 Hz的周期性外力下经过8000次压缩循环后仍保持稳定且结构完整。这表明其优异的电稳定性使其能够应用于柔性传感器和可穿戴器件。
图6. 探究不同密度和长度的棉纱制备的PCR-TENG的输出性能。
PCR-TENG能够基于压力传感对信息进行编码,可用于久坐检测、编码和输出“SOS”信息,对佩戴假肢的群体进行步态监测等多场景应用。
图7. PCR-TENG 的多种应用场景。
与1D纤维和2D织物相比,首先,3D织物不仅增加了面内方向上纤维排列的层数,而且还在厚度方向上引入了纤维,增加了结构完整性和尺寸稳定性;其次,3D织物结构可以实现纤维之间从点到线再到表面的渐进接触响应,提高压力传感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最后,3D织物具有自由弯曲和折叠的能力,织物基PCR-TENG可以更贴合实际中的弯曲变形。因此,受这些纺织技术的启发,本研究实现了织物基TENG的大规模生产,用于多种场景下的传感和供电。
图8.织物基PCR-TENG的多种应用场景。
综上,作者采用3D仿生结构策略成功制备出新型可穿戴单电极PCR-TENG。通过调控纤毛的长度和密度,该PCR-TENG具有稳定的压力响应和电输出信号,可应用于能量采集、健康监测、紧急预警和人机交互等诸多场景,为大规模化制备高输出功率和稳定电信号的3D弹性纱线结构TENG提供了设计理念。
论文链接://doi.org/10.1016/j.nanoen.2024.110283
余厚咏,教授,博导,省级领军人才。现任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Chem Eng. J、Green Chem、Nano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 论文≥100篇,相关成果获发明专利40件、中纺联科技二等奖、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指导学生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全国研究生双碳比赛一等奖等。